在粒状硅生产区,维修部的一场管理模式的革新正释放着巨大能量。粒状硅联合维修班组勇立潮头,打破传统,为生产保障注入全新活力。通过创新的联合管理方式,不仅实现了设备维护效率的大幅提升,还成功推动降本增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。
跨专协作 提速增效
以往,机电仪专业各自为战,虽分工明确,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设备故障时,暴露出协调迟滞、流程冗长的弊端。维修部果断求变,大刀阔斧地组建了机电仪联合班组。如今,走进维修车间,一个班组宛如一支精密协作的特种部队,电工、钳工、仪表工并肩作战。设备突发电气故障时,电工迅速排查线路,一旁的钳工随时待命拆解机械部件,仪表工同步监测控制系统参数,无缝衔接的配合让停机时间大幅缩短。
这种“一站式”维修服务,不仅将单次维修效率提升了35%,还通过精简人员配置,降低了近20%的人力成本,真正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应。例如,在一次包装线打印机突发的电气故障中,原本需要两天才能修复的设备,现在仅需半天时间便恢复正常运行,大大减少了生产线的停工时间,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。
深挖潜力 降本有术
向内深挖潜力,向外广拓资源,他们还全力拓宽降本之路。一张精心编制的外修纳入自修清单,成为这场变革的关键“作战图”。班组成员挑灯夜战研读设备资料,从晦涩的外文说明书中解锁维修密码;积极与厂家技术人员远程沟通、现场交流,一点点攻克技术难关。
曾经动辄外委、成本高昂的大型设备维修、精密仪表校准、复杂电气控制系统调试等项目,如今在他们手中逐一被“驯服”,转为自主维修。曾经一年外修费用高达百万余元,如今通过自修成功节省45%左右,降本增效不再是口号,而是实实在在的亮眼成绩。
创新管理 高质发展
粒状硅联合维修班组的每一位成员,他们以创新管理为笔,降本增效为墨,用汗水与智慧描绘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,用实干和实绩书写改革创新自力更生的奋斗篇章。
在一次大型设备检修中,粒状硅联合维修班组通过合理安排人员和设备,减少了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和人员闲置,避免了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,使得检修时间从原来的7天缩短至5天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针对长期运行设备暴露的稳定性问题,班组主动承担技术改造任务,面对特定工艺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的运行波动,成员日夜值守现场,采集数据并分析症结,通过多次试验优化设计,最终完成适应性升级。改造后,系统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显著提升,所有施工项目由班组机电仪协作完成,直接节约成本十余万元。
2025年,粒状硅联合维修班组将以“责任、创新、协作、高效”为核心价值观,持续增强团队学习能力,提升专业技能,不断引入创新思维,探索并实施更高效的工作方法,力求在每一个项目中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优化。严格执行降本增效策略,致力于提供全面且高效的维护和技术支持服务,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同时,也积极为公司节省资源和开支,以节约成本推动公司的高质量发展。